什么是糜烂性胃炎?糜烂性胃炎是胃炎中常见的一种,可与消化性溃疡、浅表性或萎缩性胃炎等伴发,亦可单独发生。糜烂性胃炎病程迁延,大多无明显症状和体征,一般表现为上腹隐痛、食欲减退、餐后饱胀、反酸等。
苏州东吴中西医结合医院胃肠专家提醒:要想有效的*糜烂性胃炎一定要找准病情,根据情况对症下药,切记不要随便乱服用药物。这样不仅无法*疾病,还会造成病情的加重,甚至会感染其他疾病。因此,一定要分清急性糜烂性胃炎与慢性糜烂性胃炎的不同之处。
急性糜烂性胃炎的症状:
急性糜烂性胃炎一般急性起病,其症状轻重也不同。主要表现为上腹饱胀、隐痛、恶心、喛气、食欲减退、呕吐、严重者呕吐物略带血性。
这种病情主要是由沙门菌或金葡萄及其毒素致病的,常在进食物数小时或24小时内发病,伴有腹泻,发热,严重者有脱水、酸中毒或休克等。内镜检查见水肿、胃粘膜充血、渗出、斑点状出血或糜烂。
慢性糜烂性胃炎的症状:
慢性糜烂性胃炎表现为胃黏膜出现多个疣状、丘疹样隆起或膨大皱襞状,直径5~10mm,顶端可见粘膜缺损或脐样凹陷,中心有糜烂,隆起周围多无红晕,但常伴有大小相仿的红斑,以胃窦部多见,可分为消失型和持续型。症状为非特异性的,包括恶心、呕吐和上腹部不适。
1、酒精:酒精的亲脂性和溶脂性能导致胃黏膜屏障破坏,上皮细胞损害,黏膜内出血和水肿亦可导致胃酸分泌亢进造成黏膜损伤。
2、药物原因:某些医物如非甾体类消炎药、某些抗生素、酒精等,均可损伤胃的粘膜屏障,导致粘膜通透性增加,胃液的氢离子回渗入胃粘膜,引起胃粘膜糜烂、出血。肾上腺皮质类固醇可使盐酸和胃蛋白酶的分泌增加,胃粘液分泌减少、胃粘膜上皮细胞的更新速度减慢从而导致了糜烂性胃炎。
3、物理因素:饮食多以过硬、过冷过热以及过于粗糙的食物。
4、微生物因素:幽门螺杆菌、某些流感病毒、肠道病毒以及细菌毒素等。
[东吴中西医结合医院专家提醒]糜烂性胃炎的危害无所不在
1、导致胃溃疡:因为糜烂性胃炎患者胃黏膜损伤面积大,使胃体失去了一层可贵的保护层,胃酸胆汁可以毫不费力损伤胃体基层组织,使糜烂发展成溃疡;
2、导致胃穿孔:由于糜烂面积扩大,胃体功能进一步失调,胃酸分泌过多,加大对黏膜下组织的腐蚀,较终穿透浆膜导致胃穿孔和急性胃出血,甚至威胁生命;
3、导致胆汁返流:糜烂性胃炎使胃窦功能遭受损伤,幽门闭合功能失调,导致胆汁返流入胃,进一步形成反酸、烧心的不良症状;
4、导致萎缩性胃炎:糜烂性胃炎伴胆汁返流和胃溃疡及胃穿孔,可进一步削弱胃体的自愈能力,降低黏膜下血流量,使黏膜下固有腺体萎缩、减少,形成萎缩性胃炎;
5、导致胃癌:糜烂性胃炎为HP(幽门螺杆菌)大量繁殖提供良好的内环境,刺激HP分泌更多细胞毒素,诱发癌变。